百年薪火相传,师道弦歌不辍。8月24日下午,鱼虾蟹骰宝-经典骰子游戏玩法 & 规则介绍
创建百年系列学术活动暨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论坛在河南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原主任李海龙,商丘师范学院解远文,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振锋、教师高振华和王雪锋,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孙海峰,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李凤军,郑州市101中学朱奎鹏,开封市二十五中学刘坚,开封市第七中学崔乐才,洛阳市第六高级中学胡玲,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王景阳,南阳市第五中学杨雪等参会。会议由鱼虾蟹骰宝-经典骰子游戏玩法 & 规则介绍
副院长闵祥鹏教授主持。

聚焦时代之问:院友共探历史教育现状与挑战
“作为河大历史人,我们始终牵挂着母校历史学师范人才的培养,也深知历史教育在当下的责任与挑战。”李海龙开门见山,结合自身深耕基础教育的经验,阐述了历史教育对传承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他以“3+1+2”高考模式为例,直指当前历史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选择历史学科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并坦言“教师核心素养落实不到位、教学形式主义等问题,是我们这些从河大走出的教育者必须正视的‘考题’”。

李凤军结合多年中学教学实践提出,“好的历史老师既要扎根课堂回应时代关切,更要带着河大‘明德新民’的校训精神,涵养广博专精的知识与深厚的教育情怀”。他建议在师范生培养中,需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职业认同教育,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懂得“师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精神的塑造者”。

立足培养路径:院友献策师范生成长与教学创新
面对历史学科吸引力待提升的现状,崔乐才分享了自己的探索:“我们这代河大毕业生,既受惠于母校的传统培养,也得跟上时代步伐。”他提出将AI技术引入历史教学,通过虚拟场景还原、互动式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这也是对母校‘经世致用’办学理念的延续”。

王景阳则从课程融合角度建言,建议母校加强与中学联动,开发红色文化、地方历史等校本课程,“河大扎根中原,我们培养的师范生更要懂得将中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让历史学科主动服务学校发展、融入其他学科,这才能彰显历史教育的现实价值”。

高振华表示,新时代历史教师需“懂前沿、会创新”,“母校在培养师范生时,要引导他们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像当年老师教我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思万里事’一样”。刘坚聚焦学科特有素质培养,提出师范生需参与“真实践”,“不能只学课本,要像我们当年在实习学校那样,在真实课堂里练本领”。孙海峰则建议强化班主任能力训练,“好老师既要教好书,也要带好班”。朱奎鹏呼吁推动“学院派”向“实践派”转型,“要用好校友资源,让新老河大人接力,把好经验传下去”。

传承初心:以育人为本,不负百年期许
参会的学院学生代表表示,听了各位学长的分享,更深刻理解了“历史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懂历史,更要懂教育;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情怀”。
王振锋寄语青年教师:“要像河大百年历史教我们的那样,一步一个脚印提升教学能力,做到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并重,在三尺讲台践行担当。”

闵祥鹏在总结发言时表示:“百年院庆,是回望,更是出发。各位院友带着对母校的深情建言献策,让我们更坚定了‘以育人为核心’的方向,我们一定会带着这份‘温度’做学术,带着这份‘担当’育新人,不负国家与社会的期望,不负河大百年的教育初心。”座谈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在河大附中合影留念,定格这场跨越时光的“育人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