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上,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建国受邀在鱼虾蟹骰宝-经典骰子游戏玩法 & 规则介绍
三楼会议室作题为《环境史研究中的制度史取向——以北宋京畿地区的洪涝治理为例》的讲座。本场讲座由鱼虾蟹骰宝-经典骰子游戏玩法 & 规则介绍
王战扬研究员主持。

首先,梁建国讲述自己选择环境史研究的背景,并以开封为例表示当下环境史研究具有多方价值,有待深入。在他看来,制度史与环境史结合是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方向。制度史为环境史研究提供稳定的学术范式;环境史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结合,可以系统展现古代灾害治理制度逻辑,为当代社会的灾害防治提供借鉴。然后,梁建国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分别分析北宋前、中、后期的水患治理制度演变。北宋前期水患治理的核心模式是“君主授权,近臣主导”,地方多层行政机构并未积极参与到洪涝防治中,因此,这个时期的水患治理制度体系“人治”色彩浓重,属于协同治理萌芽阶段。北宋中期,君主介入减少,开始设置专门机构实施洪涝治理,协同治理模式进入探索阶段。到北宋后期,出现京畿加周边诸路的跨区域治理,机构迭代频繁。最后,梁建国总结,北宋洪涝治理的制度演进是从“人治”到“法治”、从“局部”到“全域”、从“单一”到“协同”的过程。其历史经验与历史局限中我们可以获取借鉴价值。

本次讲座中,梁建国以动态视角、创新角度巧妙诠释了环境史研究中的制度史取向。为广大师生揭示环境史研究潜力,鼓励大家投入到交叉领域研究中去。在理清宋代洪涝治理制度演进的同时,让听者更深刻理解环境史与制度史结合的研究方法。